零售企业有义务第一时间通知生产方和相关部门
晨报讯 面对“问题食品”事件,超市究竟该在何时撤柜?对哪批产品进行撤柜?究竟该撤柜多久后才能重新上架?这些困扰超市的问题很快就会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参考。记者昨天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了解到,该协会编制完成了《零售企业实施问题食品撤柜和公众召回流程指引》,该指引将制订出“问题食品”撤柜和召回流程的具体做法,并将于本月22日正式公布。
目前超市判断“问题食品”时往往从两大渠道获取信息,一方面是质检部门的定论,另一方面则是媒体和消费者的消息。但是,由于前者需要经过详细的核查后才能给出定论,而后者的信息往往更快更迅速,而在这两者之间的“时间差”,则是超市方决定是否撤柜的“为难期”。“‘问题食品’事件十分复杂,有时是国外食品出现问题,有时只是某一批次食品出现问题。决定是否撤柜时,我们既要考虑消费者的健康安全,也要考虑供应商的利益。”沪上一超市相关人士对记者坦言,卖场贸然撤柜等于承认产品有问题,一旦质检部门确认其没问题,那么零售商和供应商都要面临损失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相关人士表示,消费者在遭遇“问题食品”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销售方而非生产方,所以,超市是否撤柜、是否配合实施召回,显得格外重要。该协会按照《食品安全法》、《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(送审稿)》等相关法律条例,并参考了国内外在“问题食品”处理时的经验,编制出了《零售企业实施问题食品撤柜和公众召回流程指引》。
据悉,《指引》阐述了实施撤柜或召回的条件,以及应当采取的一系列关键行动,包括零售企业实施撤柜及召回的判定条件和决策依据、实施召回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要点、正常运营中的退换货与实施召回的区别。《指引》特别强调,当问题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、安全或企业名誉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影响和损害时,零售企业有义务第一时间通知生产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介绍,《指引》是针对零售企业实施问题食品撤柜和公共召回流程的建议性文件,将为连锁超市制订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提供参考,且具体流程以图表的形式体现,比较贴近企业的实际运作。